91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91看书网 > 皇宋锦绣 > 第二百四十八章 销售途径

第二百四十八章 销售途径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换算到一个100斤的人身上,就是70文,一个时辰100里,比起平常快的多,却也不足以花费70文这么多,可是放在馒头包子上面,这算什么,增加的成本,跟销量相比,完全没有问题。

也就是说,周围100里之内的区域,都是市场的。

大名府是北宋最为精华的所在,是北方的陪都,周围的城市圈也相当的密集,人口在5万以上的城市,多达12个之多,整个区域圈子之中,差不多有700万人。

保州才几十万,就已经让每天的收益在2500贯以上,现在人口多了30倍,又是比较富庶,驻军更多的地方,销量还不翻翻。

甚至在后期,王松看到了车船的效果之后,主动的购买了一批二手车船,自己雇佣进行运输,看起来,消费也不少,车船都是重型劳力,他们的消耗也大,可是从单途变成了双途,前往那些城市,也会附带的运送回来一些东西,或许是一些原料,或许是一些其他的特产,只要不赔钱就好,这就变相的又节约了成本。

现在,馒头包子还有肥皂,在整个大名府周围,彻底的推广了,每天大概是7000贯左右的收益,一个月,可以达到惊人的21万贯。

看起来是很多,如果没有铁匠工坊的话,这一笔收入,勉强可以支撑定海军的建设,可是有了铁匠作坊之后,铁匠作坊就如同一个吞进猛兽,开始疯狂的吞噬着资金。

在最初,生产出来的东西的,经过测试之后,比起市面上的东西要好的多,甚至是一些名牌的精品,也比不过铁匠工坊产出的最差的一个,王松在大名府,还有周边的各个城市之中,进行试探性的销售,效果不错,可是因为时间的关系,每天的销量只是在3000贯左右,相对于产出,就是杯水车薪。

按照后期,375吨,也就是75万斤铁的产量,全部消耗完毕,打造出来铁器物品总量,为60万件,可是大名府周边,目前的销量,只是在每天5万件左右,有时候还达不到。

这就是一个巨大的问题,产量疯狂,销售却不行,生产出来的东西,无法完成销售,大量的堆积在铁匠作坊,一天高达55万件,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让王松头疼不已,有时候,甚至忍不住跟赵信提起这个问题。

赵信当然知道这个问题,销售不畅,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是致命的,现在的销量并不能够让他满意,可是这已经是北宋这边的极限了。

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进入到了铁器时代,可是普通人,还没有这个认识,铁更多的是军事上面的。

虽然赵信弄出来这个铁匠作坊,本意是向着民用,可是他也没想到,这个铁匠作坊产量,会是如此的可怕,比他料想的提高十倍,他之前只是想想着,日产40吨左右,年产量能够突破1万吨,已经不错了,谁知道,现在,已经奔10万吨去了,如果全力生产,甚至可以达到50万吨。

那么民用就不合适了,必须要转向军用。

可是如何突破呢?已经退出了皇族身份,转而成为定海军节度使,他本不应该介入到军事方面,可是这么大的铁匠工坊,总不能废掉,一月百万的花销,不寻找销量,不出3个月,这个铁匠工坊就会崩溃。

大规模的打造兵器,那是做梦,没有工部局的授权,没有中枢的允许,任何大规模的打造兵器的行为,都视为造反,现在,汝南郡王自身难保,不可能盯着他来看,可是他也不能这么做出格的事情啊。

不对啊,应该是有解决的方法啊?

赵信一边考虑着现状,一边仔细的思考着解决的途径,一定是某一项没有想通的。

突然,手边的一个东西让他眼前一亮,这是铁匠作坊的第一炉铁打造的铁片,被工匠们用神奇的作用,打造成为一个镇纸的样子,浑然一体,圆润无比,虽然廉价,却很得赵信的喜欢。

没错,铁就是突破口,铁匠铺的一切,实际上是以铁为基础的,后世的钢铁厂,可能有特种钢铁锻造用品,可是实际上,他的基础就是钢铁本身。

铁匠作坊,经过了赵信的调整,铁钢成品的比例合适,最终的产品,主要是成品,可是现在,成品太多了60万件的日产,一年可能要2亿件,平均北宋子民,每年都要平均到2件,对于还没有熟悉钢铁的人来说,这个太多了,人手一把菜刀,才一亿,这已经是极限了。

有一个东西是没有止境的,那就是军队对于钢铁的需求,铁镇纸给了他灵感,他不能大规模的打造兵器,可以跟军方商议,提供铁料,无论是质量还是价格,对于军方而言,还是非常有吸引力。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