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91看书网 > 大世争锋 > 第957章 【风头不对劲】

第957章 【风头不对劲】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还有一个消息让刘思源感觉不太妙。

从燕京传来的消息表明,教育经费似乎又一次被挪动了。其实民国时期的大学,大部分都是私立大学。

私立大学也分为两种,一种是国内筹集资金的私立大学,其中主要的资金来源是军阀。比如曹锟还创办了河北大学。

还有一部分私立大学的资金来源于国外。或者外国公司和个人的教会大学。当初,老约翰?洛克菲勒也准备在民国建立一所大学,资金来源是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并长期资助的大学。但是因为大学创办需要很大的周期,社会影响力积聚缓慢,这才让老约翰改变了主意,资助了一座现代化的医院。

还有就是在燕京,八所隶属于教育部的大学。

作为内阁成员,虽然还是新人上任的总长。刘思源也深知燕京政府如果想要挪动教育经费的话,只能是这么几所大学。在民国,除了教育部名下的大学,很少会有大学因为无法承担教师工资。而成为舆论谴责的对象。

只有公办大学,才有这种可能。因为公办大学的教育资金,很容易被挪动,甚至是贪污。

刘思源正在纳闷。到底是那个没脑子家伙去动了公立大学教授们的工资。

不过很快,让人感觉风向似乎不对起来,《申报》向来是以敢于直面社会最尖锐矛盾。而不怕政府的报纸。当《申报》将教育资金突然‘消失’,这种模棱两可的话,作为新闻买点的时候,已经有人嗅出不一样的味道了。

不过这些不痛不痒的舆论消息,显然无法对政府高层带来一丝一毫的利益损失。

至于挨骂,当官要是怕挨骂,还能愉快的发财吗?

不过这次挨骂的范围有些大,从上海开始,仿佛像是传递的火炬,一路烧到了燕京城内。

新闻工作者,虽然鱼龙混杂,人渣,文痞不少;但是也不缺乏硬骨头,当《京报》也开始报导教育资金被挪动之后,曹锟后知后觉的感觉要出事。因为太快了,快到了发电报的速度。别看上海到天津和燕京有着一千多公里的距离,用蔓延也不太合适,简直就是火药库爆炸。因为两天的功夫,市面上的报纸都多多少少会关注一下教育资金的情况。有的是被一笔带过,有的是长篇累牍。

正当曹锟准备让人去调查一下,至少让大部分报纸‘闭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让他意想不到的大事。

上海的英国总领事馆被围住了,当然用‘围’这个字是不太妥当和负责。

确切的说,是被三十多个教授,还有一群不明真相,总人数在一两百人的路人围观下,开始了示威游行。

示威的主题也让人大跌眼镜。

主要就一个意思,督促英国政府向美国人学习,归还《辛丑条约》被多计算的军费和利息,用来振兴民国的教育事业。

游行者战战兢兢,但军警,尤其是公共租界巡捕房一开始是如临大敌。因为打从三年前的五四运动之后,民国的游行队伍一次比一次的规模庞大,而且租界成了游行队伍最喜欢去的地方。连正式警员,巡警,加上临时雇用的巡警,巡捕房也就一百多人,面对几千,甚至上万人的游行,连浪花都扑腾不起来。

在公共租界巡捕房,西籍巡捕房警察虽然人数少,但他们的收入很高,高到什么程度,一天20大洋。换成美元的话,差不多在8美元左右。一个月600大洋的收入,在民国能够过上天堂般的生活,所以西籍的警察非常惜命,也怕犯错,丢掉饭碗。

占人数颇多的华籍警察的收入,是个人都不会给租界卖命,因为他的月薪甚至不如西籍的警察一天的收入,一个月15块大洋。极端不平衡的收入,让华籍警察很少会当面和游行队伍冲突,因为一个月才15块大洋的收入,不值得他们去给英国人拼命。

而西籍的警察担心一旦事态失去了控制,他们就会解雇。更要命的是,领事馆的命令是不准出现冲突,至少游行队伍没有冲击领事馆的围墙是不允许反击的。

说实在的,教授们比巡警更紧张。双方一对峙都紧张的手心出汗,后背发凉。

好在很快巡捕房警察们先放下了心,因为游行示威的队伍小到对巡捕房造不成任何威胁。打从巡捕房成立之后,什么时候巡警们遇到过,游行队伍竟然比警察还要少的时候?

可是今天,他们遇到了。

人单势孤的教授发现,如果巡捕房真要下手的话,他们一个都跑不了,坚定了尽快撤离的决心。

赵元任抬头看了一眼刺眼的阳光,心中惴惴不安的用胳膊肘捅了两下身边的胡适:“适之,我怎么感觉嘴巴发苦,心底发虚啊!”

胡适扭头瞪眼,不满的看了一眼他的好友,不屑道:“瞧你那熊样,我真鄙视你。”

身后一个却听到一个突兀的声音,幸灾乐祸道:“适之,要是你腿不抖的话,说话底气就更足了。”

胡适闹了个大红脸,这才发现说话的是回家探亲,在上海被他硬拉来的周作人,不过这位站在后排,至少反应正常。胡适不乐意了,撇嘴道:“星杓,你别站着说话不腰疼。有本事也站到前排来?……我担多大的威胁你知道吗?要是对面的机枪开火的话,我可是用血肉之躯给你们在挡子弹,你不感谢我,倒也罢了,还揭我短……”

胡适愤愤不平的说着,嘴巴很溜,就算腿在发抖,也不影响他嘴巴的发挥。

当然,胡适说的机枪也没有,这让赵元任很失望:“哪有机枪?巡警手里都拿着棍子,连刀也没带。”

胡适点头道:“不对劲啊!连燕京的警察都背上枪了……不会是英国人憋着坏,故意等着我们吧?”

“我看不会……”

……

“大家靠近点,把标语举高一点,对,不要笑……”举着相机的记者蹲在地上,给流行队伍照相。

咔嚓。

然后三十多人,在英国驻沪总领事门前的游行结束,没有激烈的情绪冲突,也没有波澜壮阔的民族情绪。总之现场沉闷的仿佛是毕业季的留念照片拍摄场地,就连驻足观看的路人也直摇头。(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