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皇还在,皇帝还能忍耐,若果真上皇大行,老臣是个什么德性,谁知道呢?
这样子的流言四处都是,不过老臣们并不觉得自己应该退出朝堂,让位年轻人,所以朝堂上新旧势力的斗争加剧。
朱由校却是轻松许多,尽这些人斗争归斗争,只要不耽搁正事儿,自己就能容忍,不触及底线的斗争,却正是上位者所需要的。
朝臣们太过团结,那么他们的枪头对准的肯定就是皇帝了,自己的日子就难过了。
所以还是让他们相斗算了!
朱由校尽管年纪不大,不过手段可不算稚嫩,老辣至极,不似少年人。
很多时候,大家似乎都觉得自己面对的是个同龄人,而不是生气勃勃的少年人。
好在这位也确实有些年轻人的激愤,比如说对待后金啊,朝鲜,倭国的问题上,皇帝表现出了年轻人的强硬来,丝毫不妥协,让朝臣们也头疼不已。
比如说派女将秦良玉出兵后金神马的,简直让朝堂上的武将们喷出一口老血来。
尽管上皇也曾用过这位秦良玉,不过也没有当今这么激进啊!
直接地让秦良玉统帅三军,去踏平后金神马的,总觉得急功近利了些,这让老成持重的臣子们心中不愉。
杨广自己也收集了不少关于皇帝的坏话,不过并没有理会罢了,他最近忙着发明呢,呃,应该说是督促工匠们搞发明呢。
什么什么纺织机之类的,总归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要为华夏留下足够的技术支撑。
至于各种武器,炮、舰的研究,自然是秘密进行中,这种是机密中的机密,京郊的几座大山几乎快要掏空了,底下隐藏的就是大明最为重要的研发部门了。
当然,外地也有一些,河北啊,辽东这些地方也有,不过最大的还是在京郊。
纺织机折腾出来之后,商人们很快地就接受了这种新式物件儿,尽管朝廷还有什么份子,不过仍旧是供不应求的局面。
江南产棉甚多,当今却是极有远见地成立了所谓的棉局,专门负责棉类的销售和生产。
这种引导成功地解决了产品滞销的情况,引导商人的大加赞赏,当然,皇帝自己也赚的盆满钵溢,名利双收的感觉不要太好。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朱由校的皇帝做的有滋有味的,他的身边多了一个机灵的太监,名唤魏忠贤。
当然,这是皇帝赐名。
魏忠贤的出现让杨广略微地关注了一下孙子,不过并没有有什么大动作,他相信如今的朱由校不是那种任由别人掌控的蠢货。
既然他费心思弄了这个魏忠贤上来,那肯定是有什么想法的。
朱由校纵容魏忠贤,他的势力自然发展的很快,整个后宫不多久就成为他的天下了。
至于前朝,朱由校却是没有给他插手的机会,魏忠贤显然已经野心勃勃了,有些自以为是的毛病了。
并不用朱由校找借口,他手底下的小太监借了由子,直接地顶了上来。
失势的太监跟失势的宫妃在后宫的日子简直精彩。
魏忠贤很快地就病死了,当然,没过多久,曾经的贵妃郑氏苟延残喘至今,也熬不下去了。
贵妃死了,这后宫算是彻底地让朱由校放心了。
他的皇后张氏聪明精干,秉性正派,朱由校很放心地就将清理干净的后宫交给了皇后料理。
天启三年,皇后张氏怀孕,才十九岁,却稳重深沉如同老狐狸的朱由校这次总算是露出了手足无措的模样,似乎有了几分少年人之态,让人吃惊不已。
夫妻感情深厚,皇后有孕,朱由校自然欢喜,这一胎便是嫡子降生,大明有了下一代的继承人,杨广算是可以放心地离开了。
秦良玉果然不是盖的,尽管作为女将,可是能被皇帝重用,自然是有其过人之处的,这位打仗勇猛,治军严谨,朱由校器重她,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刚刚有那么点子气色的后金,这次几乎是全军覆灭,奴儿哈赤也如愿以偿地死了明军手中,给了他儿子报仇的极好的理由!
消灭了后金之后,班师回朝的秦良玉被皇帝赐予“忠贞侯”的爵位,定居京师,不过她的两个儿子仍旧领军,颇受皇帝重视。
接到上皇病危的消息时,朱由校只觉得天塌了同时,心里似乎也有那么一丝丝的轻松。
不过他很快地就压下了心中的这丝丝异样,赶去了密云,希望能见上皇最后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