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怕是从俘虏中整编的协防军也同样由军训部控制,军训部全权负责战俘的挑选,整编,初步训练,乃至到成军,前线将领无权插手这些事务。
只有军训部完成了上述整编工作后,才会把确定了正式番号的协防军部队的指挥权移交给前线将领。
尽管实战中会出现一些程序上的先后问题,比如说协防军损失过大,急需俘虏就地补充的情况下,部队一般会进行直接接受俘虏进行补充,但是哪怕如此也要得到随军的军训部官员的同意。
军官的晋升。哪怕是区区一个少尉晋升为中尉,其权力也是不在施清瑄这样的高级将领手中,他们顶多是为麾下的军官们报功,提交晋升的建议,但是正式的晋升需要统帅部铨叙司的批准。
而校官的晋升则是由铨叙司建议,然后需要林哲的亲自批准,至于将官的晋升更是林哲全权决定。下面的人连建议权都没有。
军训、军政、薪饷的严格控制,才是林哲如今控制整个中华军的基础所在。
统帅部那边制定后续战略规划得到了林哲批准后。很快就是通过军方的邮传渠道送往各部队,通过快马,海军的蒸汽快船的传递,这些命令虽然要延迟很多天,但是也算是能够及时送到各部主官的手中。
施清瑄接到来自统帅部的作战命令时,他已经是率领大军离开了济南。
攻克济南虽然花费了第六军不少时间,但是大部分都是准备时间,比如挖交通战壕,甚至是挖地道。为炮兵构筑炮击阵地等等。
真正的攻城时间也就三天而已,第一天只是武装试探的进攻,第二天的总攻则是依靠第六军第八师一举突破了济南的西城门,然后杀进了济南,双方在城内激战一天后,第三天都兴阿就是感到已经是没有能力把中华军击退,最后非常干脆地率军撤退。
施清瑄虽然也及时派兵进行了追击。但是都兴阿竟然把大清陆军第七镇中的三千精锐拿出来断后,这个第七镇可是清军里唯一一支使用米尼步枪的新军,而且该部队成军时间虽然不长,但是战斗力明显比其他清军新军强得多。
等到第六军的第九师把第七镇的三千精锐以及近万其他绿营团练部队击溃之后,人家都兴阿已经是带着第二镇、第三镇以及第七镇等部分主力逃出去好几十公里了。
后续两天施清瑄忙着收拢部队,同时也是分别清剿那些逃散的清军。要知道都兴阿在济南一府统帅的兵力可是有七万多人呢,这长清和济南两战中,被中华军先后击毙俘虏了大约三万人,但是都兴阿带走的残兵只有说三万不到,也就是说一万多人不知所终。
他们那里去了?
大部分都是在激战中溃散了,有些残留在济南城中,有些则是逃散到济南城周边。对于这些残兵也不能不管,施清瑄总得把他们给清理干净了,要不然的话他带着大军一走,这济南城估计就得重新回到这个清军残兵的手中。
清理完城内外的清军残兵后,施清瑄才是带着第六军的主力部队继续北上,在这之前,都兴阿已经是率领他的将近两万八千人的残兵从济南以东数十里外成功渡江被返。
而值得注意的是,都兴阿虽然在长清和济南损兵折将,七万多人打到现在只剩下两万八千人,但实际上损失的兵力绝大部分都是绿营、团练、八旗等辅助兵力,他一直都很小心使用新军主力,所以他带回去的两万多人里头绝大部分都是新军,换句话说,都兴阿的部队虽然有所损失,但是主力尚存。
现在施清瑄接到了来自于统帅部的命令,命令很简单,那就是让他攻克北平,彻底摧毁伪清政权。
至于要怎么完成统帅部的作战任务,那就是施清瑄自己要考虑的事了,而施清瑄现在要考虑是怎么先彻底击败都兴阿手底下的这支新军,如果不先彻底把都兴阿手底下的这支新军给击败,进军北平就无从谈起。
就当施清瑄率领第六军北上德州的时候,第一军的第三师和七八个协防师一起发动了河南战役,同时第一师也是紧急从济南西进,经过聊城等地进军河南北部地区。
第一军的第一师、第三师以及诸多协防师一起,展开了针对河南的攻略,而他们的敌人则是纳德统帅的第四镇、第六镇为主的新军以及数量将近三万的绿营、团练兵力。
紧随济南之战后,有一场规模不小的战役即将在中原之地展开。(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