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达到战略和战术上双赢的局面,同时又为了最大程度的减小自身损失,需要在局部空间内集中优势兵力,消灭弱势的守军。因此、张三借鉴了西洛夫的多点突破新战法,战术设计大方向上是左边主攻。
在确定了进攻方向后,开始具体布置位置。张三能够如此做法,有两点诱发原因。其一是因为北极熊并没有空中威胁,和火炮纵深打击力。因此他根本不需要考虑后方安全,帝国火炮阵地,几乎全部临近于南岸前沿阵地。
其二是帝国空中部队占有绝对的优势。帝国炮兵阵地和空中打击,可以覆盖整个北极熊纵深防线,摧毁北极熊隐藏最深的重火力阵地。而从左岸突破后,敌方想要抄袭帝**后路的结果,一定会被帝国集火歼灭。
有了这些考量后,张三才会设计出如此一套攻击方略来。
帝国上千门火炮,呈波浪形火力网,向黑龙江瓦伦北岸北极熊防线纵深延伸。并且对重要目标,进行特殊‘照顾’,令北极熊重火力阵地,和坚固要塞遭受了毁灭性打击。弹如雨下也不足以形容其磅礴的气势!
为时一个小时的火力轰炸,对北极熊士兵未造成重大伤害,但却在他们心里留下了浓郁的阴影。以北极熊的国力,熊兵们是无法理解,帝国火炮奢侈打击的,毕竟、这种战术就是耗钱的买卖,北极熊玩不起啊!
与欧洲西线要塞不同,北极熊的所谓要塞,实施简陋、防御力极差,并不具有真正要塞的资格。因此这些原本脆弱的‘坚固’工事,在加料燃烧弹的打击下,基本是名存实亡,不再具备防护能力。
随着火力网的不断延伸,北极熊阵地到处呈现出大火和烈焰的胶合状,且这种烈焰还是经久不息、吞噬一切的长明火。
天上的帝国侦察机,把轰炸效果适时的汇报到指挥部,并引导着火力网,更加精准的向已经悄悄转移的,北极熊活动火力阵地覆盖。而帝国工程兵部队,在炮击后不久就开始抢搭渡桥了。
因为根据评估小组提示,北极熊第一道防线,已没有可威胁到工程兵部队的重火力存在了!在帝国重火力的时刻威胁下,北极熊陆军部队对工程兵部队,也构不成有效威胁。因此、帝国工程兵部队才会大胆抢搭渡桥。…。
工程兵部队的架桥行为,令北极熊军方高层意识到,此次中华帝国南岸部队,是准备发动大规模总攻了。因此一些并未被炮火摧毁的,和未被侦察到的隐藏火炮,对着南岸正在施工的工程兵部队发威,零零散散的炮弹呼啸而至。
听到呼啸的炮弹声,战士们急忙卧倒,炮弹的爆炸有一定角度,倘若不是运气极差的身处爆炸中心,卧倒后的身体,百分之九十以上不会被弹片击中,这是所有帝国战士最常识的本能动作。
果然、第一波缺少天上引导的炸弹,并没有造成太大的伤害,只有为数不多的战士,被威力原本就不大的弹片击中。他们所受到的伤害,也基本都是轻伤,只用极个别运气不佳的战士,被弹片击中重要部位,造成重伤,但都不致命。
这一下、可就惹恼了帝国另一支部队~坦克师团,在第一线用伪装物隐藏的坦克群。在指挥部的命令下,依靠侦察机所提供的坐标,坦克师团的炮火,精准的打击在北极熊为数不多的,火炮阵地上。
帝国坦克的炮弹,可不像帝国重炮那样使用加料燃烧弹,而是实打实的特种碎甲弹。但它和后世的碎甲弹又有些不同,它的构造极为简单,造价也很低廉,且爆炸威力巨大,它所爆炸后的破碎片,可辐射数十米;
但它不具有后世碎甲弹的碎甲效能,也没有使用塑性炸药堆积,而是以另一种造价更低廉的炸药取代。因此它与弹速及弹着角关系不大,对装甲的碎甲能力也很有限;
可因为它的装药量较多,爆破威力较大,所以它完全可以替代榴弹,以对付各种工事和集群人员,已配备碎甲弹的坦克,帝**部一般不会再配备榴弹的。
毕竟根据战场的需要,对面的北极熊并没有资格令坦克群携带多种弹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