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举的初步考试还算顺利,因为主要是一些拿大顶,考校马步箭术,几乎没有什么危险性。但是到了后面的对垒赛就相对麻烦了,因为这标准可是带有很大风险性的,尤其是对打项目,难度就更大。尽管按照要求不准随意致人死地,点到即止,但是这可是为名次,为考试而进行的比赛,谁也不想留后手,因此在初期阶段的确有了重伤。为此,吴仁义终止了考生之间的对垒,改为个人表演为主,分档次与自己的得意门生对垒为辅助。
考试过程当中出现一些漏洞,比如有的考生轻功了得,但是武技稍弱,尤其是比拼拿大顶根本不及格;有的尽管步下功夫了得,但是可从来没骑过马,所以比赛骑射就落了下乘;有的马术不错,射箭也准,但是步下武斗就差了一些。针对这些弊端,吴仁义随机进行了一些调整:凡是只有单方面突出才能的,一律单独经由自己组成的考评小组给予个别录取,当场评定是否可以授予武进士。有些人的确属于偏才,吴仁义就建议根据特长,录用他们到某些相对有用武之地的部门任低级管理。
有几个年岁较小,但是功力基础不错,吴仁义就征求意见后,将他们编入了龙卫,进行训练,以观后效。
文举考生终于先后离开,旅店老板们尽管忙碌了一个多月,真是有些焦头烂额,但是心里可是乐的不得了,因为挣了不少钱财啊;而石崇等一干官员,包括京师卫戍部队的官兵可是一下子轻松不少,终于松了一口气,可以好好休息几天了。
吴仁义等几个武将可没有他们好命,依旧忙活到五月底,才终于完成了武举全部选择;文举的殿试准备。
“经过相关大臣认真筛选,最后竟有皇帝陛下亲自圈阅,特定:第一届文举上中下各三甲,共计九名;文举九名。”
因为吴国大比已经拉开序幕,吴仁义将名单审核完毕,单独接见了十八名文武三甲进士之后,对他们的任命做出了一些指导性意见,马上向东南赶去,因为还有一个月的磨难等待他去煎熬。
但是一路行来,尤其是骑马赶到汉江,坐在荆州水师的战船上,几个名字反复在自己脑海里萦绕,总也和历史上自己所熟知的名字对不上号,让他有些怅然若失,心下想着,是否因为自己的干预,历史变局太大,已经脱离了原有轨迹!
“王爷,武昌到了!”一声禀报,打乱了吴仁义思绪。走出船舱,看着正在徐徐靠岸的战舰,不免有些啼笑皆非:这也叫战舰。
“师爷,您来的正好,南面传来了消息,那件事有眉目了!”刚见面,前来等候迎接的刘新低声说道。
“没有什么损失吧?”吴仁义一下子紧张起来,赶忙问道。
“信件我带着,您先看看!”刘新将准备好的公文,递到了吴仁义手中,就站在甲板上看了起来。因为事情设计内容较多,所以葛亮的汇报就显得啰嗦一些,终于看完之后,吴仁义长舒一口气,低声说道:“还好,她们活着!”
因为南下速度够快,葛亮为首的特别使团终于根据沿途民众提供的线索,在宁州兴古郡追上了行动略微迟缓的真腊国商团队。作为马前卒,又习惯单独行动的乌迪亚首先赶上了这支有多挂大车组成,急急赶路的百多人的精锐商队,初次接触之下,可是吃了大亏,要不是自己见势不妙趁机远遁,还真被对方的几个武力值超高的武士给重伤。
葛亮他们得到消息快马追上来,对方已经结成了一个圆阵,似乎是一面抵抗,还不断发出威胁,说什么他们是真腊王府的特供商团,持有王府印信。如果他们不停止进攻,将被马上赶到的大魏国援军消灭。
援军是来了,但是见到葛亮等人的标示,尤其是看过公文,问明事情经过,宁州来的一名偏将军急忙派人回去报告,同时很机智地将两帮人吗全部请回了州府所在地的建宁。之后的结果自然是弄得清楚明白,真腊商团被扣押,孙燕燕公主等四人被解救出来。
“葛亮这家伙怎么没有下文,燕燕公主她们如何处置的?”吴仁义下意识问道。看到刘新尴尬的样子,吴仁义不好意思的说道:“我都忙糊涂了,要不你派几个灵活些的小子接他们过来,妥善护送回江东,可不能再出什么意外,惹起两国纠纷!”
刘新心中好笑,面上可是一本正经答应下来,吴仁义还待解释,又一想不妥,就没说什么,转道东去,准备在九江地区的吴国控制区换个身份,方便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