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个人说了几句闲话,林祖母带着家里的女眷全都过来了。这一下书房就太小坐不下,正好现在春夏之交,今天天气也好,干脆让下人们在院子里摆了桌椅,全都坐了下来。
这样的排场,说的显然不是小事情。
林家如林和颂等几个人,不是已经得到了消息,就是心里面已经有了猜测,余下一些纷纷心头惴惴,不知道到底要说什么事情。
胡澈倒是早有猜测,这会儿脸上不露声色。
林滨左看看胡澈,发现自己根本就是在做无用功,他一个*凡胎,哪里能看穿对方狐狸成精?他再右看看林萦,得,三弟年纪越长,脸上的表情就越少,现在根本连一根眼睫毛都不动弹,还能看出个啥?
看来家里排行老三的都不是什么好料!就他一个实诚人啊……
小孩子们都在族学里,老夫妻两个在上首坐定后,下面也没了声音。
林滨看到林萦瞪了他一眼,他才注意到所有人都已经坐好了,赶紧也跟着正襟危坐。
林祖父看了看,也不卖关子,直接说道:“今天把你们都叫来,就是说一件事情。老夫等到了下个月就要致仕了。”
致仕两个字一出,众人的脸色丕变,唯有真正几个有城府的,才能稳如泰山。
“陛下那边已经同意了。”他的年纪不小,精力大不如前,小辈们如今出息,也用不着他一定得顶在前面。
老太太跟着发话道:“届时家里恐怕会有些变化,早作准备。”
林祖父一退下来,虽说家里面还有个现在当礼部侍郎的林和颂,可是一品大员的气象,怎么能和三品相比?家里面的变化,恐怕还是外界对林家的态度,多少总会有个落差。有些人能够适应,有些人却难免失落。
胡澈并无所谓。老爷子现在致仕,一来年纪是真的大了,二来未尝不是给下一代让位。按说以林和颂的资历和政绩,早就可以提上一提,可到现在还是个侍郎……去年林老二老三也都调回了京城,虽然两个人天资所限,恐怕当不了多大的官,可到底也是个帮扶。他老丈人,恐怕很快就能当尚书了。
说完事情,老爷子也没有留着众人话家常的意思,让众人撤了,自己重新端着茶碗回到书房里,叫上几个人一起进屋:“等老夫致仕了,老夫就和老婆子一起去河州。”
“噫!”林和颂刚坐定呢,差点就跳起来,“爹,怎么没听你提起过?”他忽然想到什么,一扭头就对上自己大儿媳妇,“阿妮,你早就知道是不是?”
胡阿妮低头默默喝茶不吭声。
林老三倒是出声打了个圆场:“大哥,你怎么怪起阿妮来了?这种事情他哪里会知道?”
林和颂气地哼了一声:“他不知道?他不知道怎么会把京城到河州的官道给率先修完了?”
修路不是小事。从京城到河州路途虽然远没有到吴州这么远,但这个距离也绝对短不了。而且涉及到这种牵涉了数个地方的工程,哪怕胡澈当上了工部侍郎,哪怕有着各种白河书院提供的新式建材,所需要的人力物力,以及和各方面的博弈都不是简简单单能够搞定的事情。
明明胡澈可以慢慢来,譬如说先修京城的,接着修京畿地区的,接着再一个州一个州地往南面修过去,可是人家上来就直接干了一件大家都不敢干的事情。
官当到这个地步,胡澈哪怕再怎么年轻,也不会有人信他会意气用事。而作为老丈人老泰山,他难道会信胡澈这其中一点私心都没有?
他原先还以为只不过是因为胡澈原本在河州当知府,又有白河书院在,才一力推进。现在一看,不说全部,但是其中让老爷子舒舒服服地到河州,这理由恐怕要占到三成!
“你怪阿妮做什么?”林祖父当然是站在孙媳妇这边的,“老头子要去看看小七,他当那个山长,我总有点不太放心。”顺便说不定他还能教教书?
提到弟弟,林和颂也不吭声了,半天说了一句:“小八都考过童生了。”
是啊,小八都已经是个童生了,当爹的还是个山长呢,连年考连年落榜。他们现在心里倒也没什么恨铁不成钢,更多的变成了看好戏。林老七身上虽然没有一官半职,可是真要说一句话,说不定比朝中哪个大官还要有些分量。两年下来,白河书院这一块招牌,那是变成了真正的金字招牌。
就连白河县那么一块在河州算不上什么的地方,如今也繁华堪比府城。可是府城发展成这样,那是几朝几代的事情?白河县统共就那么两年。
见火要烧到自己身上,接下来也就是一些家常,胡澈赶紧告辞离开。
林祖父叫住他:“阿妮啊,你回去让蛋蛋准备准备。等老头子去河州的时候,他这个大孙子得来给我送行。”
胡澈微微一怔,随即站起来郑重行礼:“是,祖父。我回去会和蛋蛋说,好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