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看书网

繁体版 简体版
91看书网 > 电子重生 > 第一百五十七章 简答题

第一百五十七章 简答题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张张纸条从隔壁的会议室里传递出来,休息间里的三个人也都是焦头烂额。如果是容易回答的问题根本就不会传递出来。很多甚至涉及到了一些潜规则,解释起来就必须只可意会不能落于纸面。这个时候,就非常考验智囊说话的艺术了。周硕在这方面倒是帮不上什么忙,只有把希望寄予在何夕身上。不过幸亏何夕之前是在商业厅做副厅长,对商业事务的了解非常透彻,给与了江大桥有力的支持。

休息间的大门被再次打开,工作人员一言不发的将纸条交给何夕,肃手而立。

“绣城如何实现全省分包的模式,而不会形成力量的分散,实现软件园项目富集产业的目的?”

何夕想了想,在纸条上写下了答案。工作人员收走纸条,转身离开。然而这一次等待了许久,却就是不见工作人员再来。

休息间里的三个人对视一眼,心下明白隔壁肯定是对这个问题争论的非常激烈。这本来就是绣城在软件园项目上抛出来的一个杀手锏,大港会在这方面奋力阻击毫不奇怪。

过了将近二十分钟,早就已经跑断腿的工作人员终于再次来到休息间。他扫视了一番,这次却打破了沉默。

“谁是周硕?请和我来。”

周硕站起身来,和何夕对视一眼,然后整理了一下衣服,点了点头应道:“我是。”

工作人员打开休息间的大门,做了一个请的手势。周硕深呼出一口气,一马当走进了会议室。

会议室里,十三名省委常委和冯开贵、江大桥对面而坐。周硕从休息间的门里出来,正好是在会议桌的末尾,却在一瞬间成了会议室里众人瞩目的焦点。

不需要介绍身份,会议桌主位上的人远远的问道:“请说一说如何在分散外包的情况下,仍然使软件园项目培养产业的目的得到落实?”

周硕飞快的扫视了一遍会议室内,朗声说道:“这就要看省里的魄力了,是要培养一市的产业,还是一省的产业?”

他不等别人作答,便自顾自说道:“若是培养一市的产业,自然要把上下游所有的企业都放在一处,这样确实可以达到降低企业成本、发展产业的目的。但请大家注意的是,软件产业并非如同传统行业一样,有库存和运输的概念,它对产业分布的地理位置和传统行业的需求并不相同。”

“若是培养一省的产业,绣城只是高端人才的聚集地,是技术的孵化池。全省各市的软件人才可以在当地就承接国际业务,高端的技术人才则集中到绣城来,成为渤海省软件产业升级的发动机。软件产业是知识和资本密集形的行业,它的生产设备是人,加工的原材料是知识。想要发展软件产业,就要驱使人才进行流动。这种流动反过来,通过产业转移反哺,又可以刺激省内的其他城市提高自身技术水平。”

“相反,一座城市的资源是有限的。如果把所有的软件产业集中一地,那么低端的需求和企业必然占据了大部分。这一部分企业不会创造太多的价值,却会占用绝大部分的资源。结果就是整个城市的资源迅速紧张,而从业人员的生活质量快速下降。生活质量的下降又会反馈到行业本身,成为软件技术进步的阻碍。最后虽然会形成一个平衡,却失去了发展的空间。”

周硕这番话可不是空穴来风,后世的大港就是这番写照。大量的低端对日业务占有了众多的行业资源,然而从业人员的待遇却因为业务的利润不高而无从提高。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大量的人才涌入,大港的各种生活成本却开始飙升。买不起房子甚至租不起房子,工资只够维持生活而无力学习充电,程序员在气派的办公大厦里却沦为码农……

在周硕重生之前,大港虽然加快了产业升级的步伐,却没有什么实际的成效。长期承接低技术含量的软件服务外包,助长了一部分企业的惰性。

他们并不是把利润投入到技术的研发上面,反而千方百计的去考虑如何缩减成本或者宁愿投资房地产。正是由于缺乏技术进步的气氛,导致大港没有培养起产业升级的基础。所谓的对日软件园,也就真的始终吊在日本这棵树上,眼看着印度人在国际市场上大捞特捞。

1995年印度的软件出口产值不过四亿多美元,到了2000年就达到了六十多亿。这是怎样的增长速度?虽然印度人一样缺少核心技术以及国内市场的需求,但是微软为何能够称霸桌面操作系统?还不是因为庞大的应用程序数量,微软的成功本来也不是技术的成就。

中国软件依靠国内需求早就超越印度了,但是奈何就是走不出去呢?大是大了,可是却不够强。周硕心中理想的软件园项目,可不是为了给日本人扛大包当苦力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