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酒摆在我们这的话,肯定是要我们来办的。”姚书记让老人家放心,姚家会把这事办得体面不会丢沈家的脸,又问老人家,“就不知道,你们那边有没有什么风俗需要履行的?”
没想姚家会如此体贴沈家。沈奶奶直言:“先说,我那孙女佳音,父母早逝。”
姚书记一听立马明白她话里含义,忙道:“我们家是搞革命的,不讲封建迷信。再说孩子早年丧失父母,又不是她本人的错,只是够可怜的了,我们心疼还来不及。”
沈奶奶最怕的那根弦丝一松,心知自己孙女是嫁进一个公公婆婆明白事理的好人家了,刹那高兴到有点热泪,拿手擦了下眼角,道:“除了这个,没有其它的了。”
“不用到时候我们这边摆了喜酒,再到你们村里摆酒席?”姚书记问。
沈奶奶这会儿未答话呢,沈二哥插上了嘴:“这个要的。我们村里嫁女儿,出村的,是要抬大轿子抬出到村外,一路吹吹打打,叫嫁的不哭,喜乐。”
姚夫人和姚书记听着这么有趣的风俗,直乐。
姚爷和沈佳音听了只觉得脑子大,头疼:这不是叫他们现场表演吗?
“还有。”沈二哥没顾得上沈奶奶频频发来的眼神,只顾自己的嘴巴说实话,“你们要把你们的鞋子,给佳音看看。最好把你们家那些鞋子穿了不要的,都送过来给我们佳音。”
把自家不要的鞋子给准新娘,这做什么?姚书记和姚夫人面面相觑。
“佳音要照着你们的鞋子给你们做新鞋子。这是每个嫁出去的新娘子要做的。当初我媳妇嫁过来时,就给我妈做了一双鞋子。我妹妹她们没嫁时,我媳妇也要做她们的。”
应说沈二哥说的这些风俗,沈佳音都未听说过。毕竟,自己上大学后都没在村里过。而且,小时候在村里过日子,极少接触到这么具体的事情。至于尤二姐没有和她提过,可能觉得她嫁的是姚爷这样的新式家庭,应该不会搞这些风俗。哪里能料到,姚家居然主动提出来要配合沈家。
这做鞋子倒也不算铺张浪费之举,甚至可以说是很简朴的一项传统美德。姚书记和姚夫人没有感到反感或是反对的念头。唯一就怕,让沈佳音做鞋子会不会太刁难了?
沈二哥急着打包票:“做一两双布鞋算不了什么,佳音她小时候就给她奶奶做过鞋子了。”
准儿媳这般心灵手巧的,姚书记和姚夫人于是都兴致勃勃,很想尝试下儿媳妇做的新鞋子。
见亲家没反对,沈二哥又把话都说尽了,沈奶奶只好想着到时候自己偷偷帮孙女做鞋子。可沈佳音脑子里早想着自己怎么给未来的公公婆婆做鞋子了。
归之,沈二哥说的这些农家风俗,都不叫奢侈,没有奔驰花车,只有便宜的轿子,没有冰箱电器,只有缝纫机和洗衣板,没有美国进口坚果,只有自家做的龙凤饼,自家养的鸡鸭鹅鱼。听得姚书记和姚夫人越听越有趣,十分向往,想:自家儿子的婚礼就得这样返璞归真。
姚爷见着自己父母两张脸焕发出的神采前所未见,心头一乍一乍的:看来自己的婚礼注定要被老一辈娱乐了。
沈二哥找到了尤二姐的电话,打给媳妇汇报自己的战绩:“我和他们说了婚礼在我们那是怎么办的,他们听了很感兴趣。”
尤二姐听他声音的调儿都飞了起来,分明是得到了姚爷家人的赞美,既是好笑又觉叹气的,和他说:“我到达的事儿,你要和妈私底下交代一声。我和冬冬不先露面了。”
“为什么?”
“毛安如果知道我偷偷来,不得闹吗?再说,听说你弟媳秀琴带着晓贵跟来了,可能这会儿在佳慧那住着呢。”
沈二哥拍下膝盖头:“这些人怎么都这么闲呢?以为到北京是来玩的吗?”
尤二姐被老公这半吊子的话逗乐了:“怎么,你到北京来,不也是想来看看玩玩?”
这点私心要是说没有,可以当神仙了。沈二哥乖乖地答:“我是想来看看咱们京城长什么样,但是,我们这次来主要不是做这个事,不能主次不分。”
二愣即是二愣,哪怕道理想的明白,说出来像小学生一样。
尤二姐对沈二哥交代完事后,挂上电话。华妙冰正等着她通完电话,问起情况:“怎么说?他要你回去吗?”
“我老公那个性子你不是不知道?我说的话他哪有不听的。应说他是懒,能指望别人拿主意的事情都推我这身上了。”尤二姐淡淡道。
沈家三个儿子,也就华妙冰的老公好一些,是年长的老大,做事拿主意都比较稳靠,可惜病死的早。所以当年老大病死的时候,沈奶奶一度伤心过度,心里明白沈家唯一能作为顶梁柱的儿子没了,没有能主事的男人了,之后全得靠女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