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万一事情发展到这一地步的话,崇祯想到这里,不敢在朝下面想了,如果真是发展到这一地步的话,大明恐怕就真的要在他手中亡了。
原本崇祯还怒气冲天,打算下旨将于孝天逮问送京,可是想到这一点之后,崇祯顿时就犹豫了起来。
因为现在他不敢这么做,于孝天不是个文臣,说抓就能抓,说杀就能杀的,这家伙可是手握重兵的一方大将,而且通过登莱平叛这件事,他也看出来,于孝天乃是一员悍将,而且麾下兵马装备精良,颇为善战,登莱叛军在他们的兵锋之前,可以说是不堪一击,短短数月时间,便将叛军剿灭。
可见得于孝天麾下兵将,确实相当善战,而且于孝天明面上在福建,现在就控制着两万多陆师,一万多水师。
这可是三四万大军,全都听于孝天的调度,万一要是他想抓于孝天,于孝天不服的话,揭竿造反,那么福建可以说瞬间便会被于孝天拿去,其麾下兵马,恐怕很短时间之内,便能横扫整个南方。
所以现在发现于孝天有尾大不掉之势的时候,已经为时晚矣,现在可以说于孝天已经局面已成,想要再控制他,已经非常难了。
要是他现在想要将这个心腹之患剪除的话,那就等于逼着于孝天造反,所以给崇祯一个胆子,他也不敢再琢磨着将于孝天拿问了。
于是他赶紧密召心腹之臣商议对策,最终商量了很长时候,结果都是一样,现在这个时候,绝对不能动于孝天,那样的话后果很严重,大明现在绝对已经承受不起,南方也大乱了。
崇祯商量得出了这么一个结果,很是无奈,也很是郁闷,对熊文灿这个时候,开始暗恨了起来,因为他知道,于孝天被招安,都是熊文灿一手所为,而且这些年来,熊文灿始终都护着于孝天,才使得于孝天如此坐大,所以这件事熊文灿应该负责。
至于该如何处置于孝天这件事上,众臣商议了半天,最终也只能选择尽量的安抚于孝天,不能逼迫太紧,而且好歹现在于孝天并无要作反的意思,前段时间更是奉旨率兵北上,替朝廷把登莱叛军一举讨灭。
虽然后来不知为何,孔有德率领叛军残部逃入海中之后便不知所踪,有人说孔有德一众入海之后,遇上飓风,导致其全军覆没,可是这一战任谁都无法否认,于孝天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一点朱大典多次上奏朝廷的奏章之中,都给予了肯定,包括高起潜也证实,于孝天这次登莱平叛很卖力。
所以从各种情况来看,于孝天现在并无要作反的迹象,至于其占据台员岛大片土地,不归入大明版图这件事,众臣分析认为,于孝天可能是留个后手。
而且从收集来的消息看于孝天早在受抚之前,就已经在台员岛占据了淡水鸡笼等地,并不能说于孝天真的就有不臣之心。
而且据了解于孝天的人说,于孝天此人极为贪财,私下里大肆做通海贸易,着实捞了不少银子,估摸着他也是想把台员岛当做他的私地,多赚些银子罢了。
听说于孝天极为贪财,崇祯反倒是放心了下来,因为自古以来说得好,文不爱财武不怕死,这文官不贪财是应该的,但是武将只要贪财,那么说明他们胸无大志,历朝历代对于武将爱财这种事,皇帝都是睁只眼闭只眼,他们爱财,说明他们没有其他想法,要是武将不爱财的话,那么事情就很严重了。
于是崇祯听了有人说于孝天极为贪财之后,这心也就放了下来,自认为于孝天应该不会有自立之心,这样的人,只要好好笼络,总是还能为朝廷所用的,只要他肯为朝廷卖力,那么让他贪些财,也就贪一些罢了!
正好这段时间熊文灿连连上奏,请朝廷着令于孝天率水师南下,平定两广一带的海寇,诸臣商议一番之后,认为这正是考验于孝天的一个机会,不妨就下旨让于孝天挥师南下,去平定两广海上的寇患,如果于孝天这次还肯去,那么说明他还是愿意为朝廷所用的。
(大漠笑西风兄弟的接连打赏,实在是让我感激涕零呀!幸亏有你们这帮兄弟,要不然着成绩真是惨不忍睹了!多谢了!另外也感谢一匹孤独老狼兄弟的打赏!)